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曾建锋 胡静赟
7月3日,由联投湖北市政集团旗下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武汉松云路(花城大道—立琮路)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惠及道路两侧的居民往来通行。
上述松云路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内,西起花城大道,东至立琮路,道路全长约1012米,红线宽2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基础等配套工程,路面分别设置双向2车道、非机动车道。该项目是花山生态新城片区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支路,于2023年9月启动建设,从开工初期就受到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周边居民的高度关注。
松云路项目现场
作为一条“夹缝”中实施的道路,当初南边为在建的碧桂园生态城东境小区,北边为正在建设中的花山印象小区,项目不仅面临施工场地狭窄、材料进出困难、地下管线网络错综复杂的问题,还需在严格遵守地铁保护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半幅施工半幅保通的作业模式。对此,项目团队细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组织,优化作业模式,在安全质量管理、工艺创新、智慧工地等方面持续发力,优质高效推进松云路项目施工任务。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质量管控上,项目严格执行样板施工,不论是沟槽开挖、回填的隐蔽工程,还是人行道铺装、路缘石安装的面上工程,项目均实行样板验收模式,以工序质量来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集中深入开展精细化施工专项整治工作,路缘石施工严控站石垂直度及直顺度,尺寸不均匀处进行人工修边,所有出入口均采用无障碍坡道,保证“0高差”衔接。人行道铺装采用超前排版,项目部要求安装工人准确控制铺砖规律,带线铺砖,确保线性一致,并且随身携带水平尺,严控平整度。
在施工工艺上,项目通过对材料、机械进行提升、优化,持续助力生产提质增效。砼基层施工采用OT型花篮螺丝拉紧器,操作更为简单且紧固效果好、易于回收,能够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检查井提升采用预留孔模具,不仅能保证后期沥青面层井盖提升所需的占用空间,也能规避二次升井时破坏混凝土路板的整体稳定。为有效解决因工人手艺不足导致的砌筑不圆顺、砌筑面参差不齐、内径不统一等问题,砖砌检查井采用定制内模,大幅度提升了检查井的整体质量。
此外,该项目全线采取智慧路灯杆合杆形式,实现了“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通道合一”。项目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的海绵设施,通过透水铺装下碎石结构层内设置DN150mm的PE渗管,接入附近的雨水口内,有效解决汛期雨水过多导致的道路内涝及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储水不足等问题。
作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一条微循环道路,项目预计7月全面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届时将为花山生态新城建设的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添砖加瓦,为打造规范有序、文明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贡献建设力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